51:有个人被请到一家教孩子读书。为了不至于被解雇,他常在主人面前称赞学生聪明,读书读得好。主人不信,便让儿子当着自己的面对对子。
老师先出个一字句:
蟹。
学生对出:
桑。
老师大加赞赏。主人 觉得并不好,老师便解释说:“我出的题有隐意,蟹是横行的东西,令郎对‘桑’,暗含有独立的意思,岂不绝妙?”
主人又让老师出个两字句,让儿子对。老师便说:
割稻。
学生对道:
行房。
主人听了大怒,老师又赞赏不已。主人责怪老师,老师解释说:“这个对子也有隐意。我出‘割稻’,意思是积粮防饥;他对‘行房 ’,意思是养儿防老!”
52:一个学馆中有两个学生,一个聪明,一个呆笨。老师出题考他们对对子, 正好院子中有梅树,老师便指着树出题:
老梅。
聪明学生看到盆里种柏树,便对道:
小柏。
老师说:“好!”又让另一个学生再对得好些 。剩下那个学生不会对,他把“小柏”误听成“小伯”,便对道:
阿爹 。
老师见他对得不像话,大怒,用戒尺打他。他哭道:“他小伯不打, 倒来打阿爹!”
53:一九六五年,华罗庚率领的推广统筹法小分队在石家庄市工作。一天,华罗庚找他的队员陈德泉、计雷,他俩正下围棋入了迷,听到喊声,赶忙把被子拉过来盖上,可是动作慢了点,露出了马脚。华罗庚笑着说:“正好工厂提了个问题,咱们来研究一下!”他把围棋盘上的棋格作为时间和劳力的座标,一个棋子代表一个任务,并且在上面注明,先在棋盘上摆出初步计划来,然后,一面讨论,再一面修改。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愉快了。后来,用围棋讨论问题的办法不但在他们中间固下来,而且迅速地在工人和干部中间流传起来。华罗庚听后很高兴,给大家送了上面这副对联:
观棋不语非君子,互相帮助;
落子有悔大丈夫,改正缺点。
此联改自古语:
观棋不语真君子;
落子无悔大丈夫。
54:特殊年代什么都有它的印记,就连结婚也不例外。这件事发生在“文革”期间的1974年4月尾,有一老贫农的儿子准备“五一”结婚。那时候讲究破“四旧”,立“四新”,但几个亲戚一合计,觉得对联还是要贴的,于是拟了一副:
两个节约能手;
一对勤俭夫妻。
横披:勤俭持家。
生产队的批林批孔小组长见了,说:“你们不关心集体生产,只顾勤俭持家,这不是搞资本主义自发吗?”老贫农听了,只得将对联改成:
两个生产能手;
一对劳动夫妻。
横披:劳动光荣。
真不巧,大队大批判组长下来布置任务,看见这副对联,说:“现在天天大讲继续革命,这副对子宣传唯生产力论,不行,得改!”老贫农又将对联改为:
两个革命能手;
一对团结夫妻。
横披:相亲相爱。
恰好,公社“大批判办公室”主任下来检查运动,见到这副对联说:“阶级斗争是你死我活,要团结就要先斗争,相亲相爱不是调和矛盾吗?”老贫农听了,吓得连忙找人商量,于是改为:
两个斗争能手;
一对矛盾夫妻。
横披:你死我活。
1234567891011121314
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
上一篇:
古代对联故事下一篇:
有趣的对联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