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爱情成了生活中的一种习惯,再要想改变这种习惯而不同时损害生活中所有其他方面的联系,似乎是不可能的.
爱情的实质在于:一个人感受到另一个人特殊的吸引力,产生了眷恋之情.这种感情使他(她)在另一个"我"中忘掉了"自我",而且恰恰在这个"忘怀"中获得了新的"自我";在另一个人的幸福中找到了自己的幸福.
有没有"一见钟情"的爱情呢?没有。首次见面只能产生好感,而爱情的产生是以友谊为基石,是彼此之间经历了相当一段时间的认识和深刻了解后的结果.
爱情的磨难从来是爱情的幸福的孪生姐妹,就如同白昼总是伴随着黑夜一样.
最甜的蜜糖可以使味觉麻木;不太热烈的爱情才会维持久远,太快太慢.结果都不会圆满。
在年龄的差别面前,爱情也仍然是神圣的.爱情不仅仅存在于同龄人之中,还存在于不同年龄人之中。甚至存在于两代人之中,年龄不是两个人能否结合的决定因素,决定因素只能是爱情.
没有异性的互相吸引就不会有爱情,同样,没有人生观的一致,思想的融洽,相互的了解,个性的接近,共同的语言,美的享受,纯洁的友爱......也就不会有爱情.
与理智的爱情不同,社会上还存在着另一种爱情,也就是停留在"一见钟情"阶段的爱情--非理智的爱情,因为它只凭着感觉上的冲动,而缺乏理智.
普通朋友之间,是保留着距离的,而距离就允许了彼此的容忍。我们爱一个人,想念着的却常常是要突破彼此的距离,于是侵犯就矛盾的来了,这就是爱情的代价.
当人在意识中产生害怕无人爱自己的念头时,其实恰好表明,他在无意识中害怕施爱于人.爱意味着勿需山盟海誓的承诺,意味着把自己毫无保留地奉献于人,希望自己的爱能在所爱的人的心间激起爱的波澜.
爱是情感和理智结晶而成的,如果单凭一时的感情冲动所生出来的爱苗,是一时的,不能持久,靠不住的;单凭理智而爱对方没有爱之火焰燃烧起来,那根本就不能叫做恋爱,只能叫他们是朋友.
上一篇:
爱情至理名言精选下一篇:
哲学与爱情摘选